icon-search
icon-search

認識鳥

鳥與人類的關係-經濟價值(下)

從人類文明歷史揭曉起,鳥類就同人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。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保證人類正常生產生活的重要條件之一。人們發現,鳥類在維護生態平衡、保護自然界綠色植物方面作用很大。 鳥類的羽翼構造,對人類創造飛行器械和導航系統,有重 大的貢獻。 一、鳥類的價值 鳥類是野生動物的重要組成部份,也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 成部份。它在商業、旅遊、美學、文化、科學和生態上都有 重要價值。 1. 經濟價值 (2). 羽毛時尚與服飾 人類在古代就已發現鳥類羽毛的絕緣性,並且利用許多世紀。因此鳥類的羽毛用途頗廣,如鴨絨

閱讀更多 →


鳥與人類的關係-經濟價值(上)

從人類文明歷史揭曉起,鳥類就同人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。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保證人類正常生產生活的重要條件之一。人們發現,鳥類在維護生態平衡、保護自然界綠色植物方面作用很大。 鳥類的羽翼構造,對人類創造飛行器械和導航系統,有重 大的貢獻。 一、鳥類的價值 鳥類是野生動物的重要組成部份,也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 成部份。它在商業、旅遊、美學、文化、科學和生態上都有 重要價值。 1. 經濟價值 (1). 食用 鳥類也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。 我們今天飼養的家禽都是來自野生的祖先,家雞是從原雞 馴化來的,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過境鳥-灰面鵟鷹

台灣過境鳥-灰面鵟鷹

灰面鵟鷹在台灣主要為過境鳥,少部分為冬候鳥,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冬候鳥-小辮鴴

台灣冬候鳥-小辮鴴

小辮鴴(Vanellus vanellus) 在分類上屬於鴴形目(Charadrii-formes) ,鴴科(Charadriidae),麥雞屬(Vanellus)。 小辮鴴廣泛分布於古北區 (Palearctic),其繁殖區域橫跨整個溫帶歐亞大陸,從英國至俄羅斯遠東皆有;度冬地包括南歐、北非、西亞、南韓、日本、中國華中華南等地。 臺灣主要於11月至隔年2月出現,為不普遍的冬候鳥,身長約30公分,喜歡在田間叼出蚯蚓、小蟲子等軟體動物或昆蟲為食,元長鄉自然生態適合小辮鴴,成了熱愛賞鳥人士必到之處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麟胸鷦鷯

台灣特有種-麟胸鷦鷯

台灣鷦眉 背面橄褐色,腹面胸至腹為黑白色的鱗狀斑紋。體型嬌小,尾羽很短。 主要棲息於山區樹林中,喜鳴唱,不善飛行。常單獨於濃密樹上、草叢間活動。 出現於闊葉林、混合林、灌叢。 主要食物為昆蟲、種子、果實。 海拔分布於800至3000公尺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繡眼畫眉

台灣特有種-繡眼畫眉

繡眼畫眉 小型畫眉鳥。 頭部鉛灰色,身體主要為褐色,眼周圍白色,眉斑黑色,翼橙黃色。主要習性與頭烏線非常相似。 主要棲息於山區樹林中,喜鳴唱,不善飛行。喜於濃密樹上、草叢間活動。 出現於闊葉林、混合林、針葉林。 非繁殖季喜歡集結成一大群,也與其它鳥種混群。 主要食物為昆蟲、種子、果實。 海拔分布於0至2600公尺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褐頭花翼

台灣特有種-褐頭花翼

褐頭花翼 小型畫眉鳥。 頭、頸、背褐色,喉至胸黃白色底,有褐色縱斑。眼眶白色,眼先和眉線褐色。 主要棲息於山區樹林中,喜鳴唱,不善飛行。 喜於濃密樹上、草叢間活動,不怕人易觀察。出現於闊葉林、混合林、針葉林。 主要食物為昆蟲、種子、果實。 海拔分布於1700至3500公尺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台灣紫嘯鶇

台灣特有種-台灣紫嘯鶇

台灣紫嘯鶇 全身暗紫色,前翼為亮藍色,眼紅色。為臺灣溪澗鳥中最大型的。 多單獨活動。 出現於山區闊葉林及溪流附近,常於地面或溪岸岩石間跳躍、覓食。 主要食物為昆蟲、蜥蝪或小魚。 海拔分布於0至2200公尺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紋翼畫眉

台灣特有種-紋翼畫眉

紋翼畫眉 頭部栗褐色,頭圓鈍有短羽冠。背面大致為栗褐色,後頸至前胸灰褐色。翼暗褐色雜黑褐色橫斑。 主要棲息於山區樹林中,喜鳴唱,不善飛行。 喜於濃密樹上、草叢間活動。出現於闊葉林、混合林、灌叢。 主要食物為昆蟲、種子、果實。 海拔分布於1300至2800公尺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栗背林鴝

台灣特有種-栗背林鴝

栗背林鴝 雄鳥頭至頸部黑色,有明顯的白色眉斑。肩羽及下頸部有明顯的橙紅色。背至尾羽為黑色,胸以下淡褐色至白色。雌鳥頭、背至尾羽為灰褐色,腹面為暗黃褐色,眉斑白色但不明顯。 多單獨活動,停棲時大多身體挺直,常棲息於樹林灌木叢、草叢地帶或其附近之林緣地帶,築巢建築物岩石縫或樹上灌木叢中,雛鳥為晚熟性。 出現於闊葉林、混合林。海拔分布於1000至3800公尺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赤腹山雀

台灣特有種-赤腹山雀

赤腹山雀 體背藍灰色,胸、腹赤褐色,頭上黑色、臉頰白色。不甚懼人。 小型體態玲瓏的山鳥。 出現於闊葉林、針葉林、混合林。 會與其它山雀科或畫眉科混群。 主要食物為昆蟲。海拔分布於100至1000公尺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台灣叢樹鶯

台灣特有種-台灣叢樹鶯

台灣叢樹鶯 別名:台灣短翅鶯,電報鳥 性情害羞、隱密,活動於濃密的灌木叢裡,相當接近地面。常可聽到其鳴叫聲,但不易觀察到。響亮的叫聲"滴、答答滴"也為其贏得電報鳥的外號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台灣畫眉

台灣特有種-台灣畫眉

台灣畫眉 大型畫眉。鳥全身為單一的褐色,頭至頸後有暗色縱斑,喉部有細小縱紋。 因鳴聲悠揚悅耳所以甚甚大的獵捕壓力。 主要居住於山區樹林中,喜鳴唱,不善飛行。 通常成對出現,喜於濃密樹上,草叢間活動。出現於闊葉林。 主要食物為昆蟲,種子,果實。海拔分佈於0至1000公尺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白喉笑鶇

台灣特有種-白喉笑鶇

白喉笑鶇 Garrulax albogularis 俗名:白喉噪,大白喉眉,白喉噪眉,台灣白喉噪眉 體型屬中型,長度約28CM。雌雄鳥特徵無差異。頭頂栗褐色,前面大致為褐色褐色。上面有黃褐色橫帶,喉至上肢為最顯眼的純白色,非常醒目。 居住於平地至海拔2,500公尺之間的闊葉樹林,或溪畔較濃密竹林及草叢環境中,特別是在500至1,500公尺之次生林及闊葉林最常見。性羞怯喜隱密,不擅長飛行,幾乎幾乎沒有振翅。叫聲相當特殊宏亮,極吸引人注意,如人類大笑“嘿嘿嘿”的叫聲。以昆蟲,蛙類,小蜥蜴或植物嫩芽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白耳畫眉

台灣特有種-白耳畫眉

白耳畫眉 棲於山區海拔1000〜2400公尺之原始森林中 數量極為普遍 以花蜜,昆蟲,果實和種子為食物。 繁殖期約在4月至7月間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火冠戴菊

台灣特有種-火冠戴菊

火冠戴菊(學名:Regulus goodfellowi) 又名台灣戴菊,台灣話稱杉仔鳥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小翼鶇

台灣特有種-小翼鶇

小翼鶇(學名:Brachypteryx montana)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 - 小彎嘴畫眉

台灣特有種 - 小彎嘴畫眉

p.p1 {margin: 0.0px 0.0px 0.0px 0.0px; font: 17.0px '.PingFang TC'} 小彎嘴畫眉 別名:棕頸鉤嘴,竹腳花眉 生活習性:常小群在一起活動,不甚懼人但生性機警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-大彎嘴畫眉

台灣特有種-大彎嘴畫眉

大彎嘴畫眉 別名: 銹臉鉤嘴鶥,彎嘴畫眉 特點: 1.雌雄同色,身體以紅褐色為主,喉管和頂部有黑色縱斑,腹部則為灰白色。2. 於口胸基部和臉頰上帶有紅斑,上下尖端都是黑色的 。3.口喙長而略為下鉤。 生態: 喜歡躲藏於森林下方的灌木叢中,雌雄的鳴叫聲音不同,繁殖期在3-6月,常可聽見其鳴叫呼應聲。

閱讀更多 →


台灣特有種 - 竹雞

台灣特有種 - 竹雞

竹雞 身長約25公分 由於體型圓胖,常遭到民眾捕食,早年台灣鄉村竹雞的數量頗多, 大清早常能聽到“雞狗乖,雞狗乖”的叫聲,其中習慣躲在樹叢底部到處亂竄, 台語形容小孩子好動,喜歡到處亂跑,有時會說“甲哪(好像)竹雞仔”,所指的就是竹雞

閱讀更多 →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